我國不僅是最早鍛煉和運用青銅的國 家,也是最早鍛煉、運用黃銅的國家。宋代 李方等人編著的百科全書《和平御覽》中, 引用了三國時鐘會的《芻蕘論》中的一段 話:“稗早像稻身,俞石像金子?!彼^俞石, 是我國古時關于黃銅的稱唿,這一記載,說明至少在公元3世紀我國已具有了煉制黃 銅的技能。到了唐代,鍛煉黃銅的規(guī)模已相當大了。 根據(jù)《唐書?食貨志》記載,玄宗時分,全國 有99座煉銅爐,每座爐子每年鑄錢3 300串,運用21200斤黃銅。這些數(shù)字已很令人吃驚。東莞金屬材料
唐今后的著作,關于鍛煉黃銅的辦法有 不少記載。宋人崔方在他的《外丹本草》一 書中寫道:“用銅一斤,爐甘石(即菱鋅礦)一 斤,煉之即成俞石一斤半?!泵鞔雒t(yī)學家 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也說爐甘石巨細 不一,赤銅得之,即化為黃,今之黃銅皆此物 也?!泵髂┧螒堑摹短旃ら_物》也談到鍛煉 黃銅的辦法,最為詳盡。

東莞金屬材料一般的黃銅是銅鋅合金。制造黃銅,需求預備的資料有鋅礦(不是鋅金屬單質)、木炭(用于復原鋅礦)、銅。
先把破壞的鋅礦和木炭跟銅塊按必定份額混合起來加熱,使鋅和銅結合在一起,再加熱使合金熔融,然后將熔融液灌入鑄模,即可得到所需的黃銅制品。
之所以不直接選用鋅和銅混溶的辦法,是因為銅的熔點是1083°C,鋅的沸點是906°C,就是說銅尚未消融,而鋅現(xiàn)已歡騰變成氣體了,天然無法混溶。
除了一般黃銅外,還可以在其中參加必定量的其他元素,即可獲得特殊黃銅。題主所要求的那樣廉價又可全面替代黃銅的資料現(xiàn)在尚未發(fā)現(xiàn)。
黃銅的首要化學成分是銅(Cu)、鋅(Zn),我們平常用的牌號有H58、H62、H68等是指銅的含量為58%、62%、68%。銅假如沒有鋅或許加了其他元素,就不叫黃銅了,例如加必定份額的錫、磷就成為錫青銅了,其特性就改變了,包含導電率、流動性、延伸率。所以東莞金屬材料是不允許加其他資料的。